中文/EN   


茶博會門票

最新展會信息
   ·    第二屆天津國際茶產業(yè)博覽會 12-31
   ·    2024中國(深圳)國際秋... 12-12
   ·    第十四屆中國(南寧)國際茶... 12-6
   ·    第20屆中國(重慶)國際秋... 11-22
   ·    第十六屆海峽兩岸茶業(yè)博覽會 11-16
   ·    2024中國(杭州)國際茶... 11-14
   ·    第七屆華巨臣北京國際茶產業(yè)... 11-7
   ·    第3屆中國(東莞)茶產業(yè)博覽會 11-1
   ·    第十一屆中國西部國際茶產業(yè)... 10-24
   ·    2024中國(鄭州)秋季國... 10-11
 
茶文化
喝了這么久的茶,你知道“茶”字是怎么來的嗎?

發(fā)布時間:2017/11/15 12:29:38

    最古老的“茶”字是什么時候,什么情況下產生的呢?

    歷史上“茶”字的字形、字音、字義變化多端,有很多別稱,如荼、槚、荈、蔎、茗、皋蘆、不夜侯等,直到如今,茗和茶還可以通用。

    “荼”,是古代用得最多的表示茶的字,古時“荼”字是多音多義字,不僅僅代表茶。

    最早明確“荼”字包含有茶的意義的是《爾雅》,晉代郭璞在注釋《爾雅·釋木》中“賈,苦荼”時注明:“樹小如梔子,冬生,葉可煮作羹飲。”這段注釋說的就是茶樹的特征。

    在陸羽撰寫《茶經》中,對茶的提法不下十余種,其中用得最多、最普遍的是荼。

    槚(jiǎ),是從木的古“茶”字,指茶樹。

    荈(chuǎn),從草,是專指晚采的茶葉。

    蔎(shè),是古時四川西部茶的俗語。

    茗,據說是云南某地區(qū)的“茶”之土音,大約在東漢時始用來表示茶,現在與“茶”字通用,為茶的雅稱。

    由于茶事的發(fā)展,指茶的“荼”字使用越來越多,就有了區(qū)別的必要,于是從一字多義的“荼”字中,衍生出“茶”字。“茶”字,首見于唐代《本草》。茶字,由“荼”字演化而來,唐玄宗時期的《開元文字音義》一書將“荼”字減去一筆,定為單一“茶”字。

    陸羽在撰寫《茶經》時,已一律用“茶”字。從此,在古今茶學書中,茶字的形、音、義也就固定下來了。

    茶樹本為木本植物,將原來表示茶的“荼”字,減去一畫,改“禾”為木,使之更名副其實。這一筆之改,可謂改得恰到好處?,F代除統(tǒng)一用茶字之外,間有用“茗”字言茶,但與歷史上所謂“晚采為茗”的含義完全不同?,F代在用到“茗”字的場合,有文雅別致之意。

    “茶”字讀音的確立,要早于“茶”字字形的確立。

    中國地大物博,民族眾多,因而在語言和文字上也是異態(tài)紛呈,對同一物有多種稱呼,對同一稱呼又有多種寫法。到了中唐時,茶的音、形、義已趨于統(tǒng)一,后來,又因陸羽《茶經》的廣為流傳,“茶”的字形進一步得到確立,直至今天。

    在漢代以前,“荼”字由于用法不同,應有兩種讀音:指苦菜的“荼”讀“涂”;指茶的“荼”讀“槚”。

    公元四世紀到五世紀,中國茶葉傳至高麗。唐貞觀十五年,唐太宗為文成公主與藏王聯姻的陪嫁物中,就帶去了大批茶葉。由于當時茶為“槚”字,所以藏語茶字的讀音仍為“槚”。

    公元五世紀后,阿拉伯人陸續(xù)從我國西北邊境以茶易貨,所以波斯語稱茶為chǎ,俄語為cha-i;日語中的茶字與漢語相同,讀音也是chá。此外,印度語、巴基斯坦語、孟加拉語、斯里蘭卡語都是chá,甚至連葡萄牙語也讀為chá。

上一篇: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茶博會正山堂有哪些亮點?

下一篇: 百度大數據“茶”言觀色


版權所有:深圳市華巨臣國際會展集團有限公司  備案號:粵ICP備07076310號 聯系我們  |  關于我們  |